抛开“形式”,专注“本质”
从最近美国出差回国已经一周过去了,在这次持续30多天的出差过程中,我读完了周岭的《认知觉醒》一书,并且结合这次差旅给我带来的感受,我对我的写作规划有了新的反思和打算。本文就是来分享我反思到了什么,以及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决定把写作的时间移到清晨。
我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自2020年开始进入社会工作开始,我的工作日日程基本上是以这样的路径来发生:上班时间的前一个小时起床 - 洗漱 - 上班 - 下班 - 晚饭后做自己的事情。这应该也是绝大部分上班族的每日日程,而且也许是世界上最平常的一种了。其实我自己直到最近这次出差之前也是一直按照这种方式来度过,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并没有发现这有什么问题或者缺陷,说得更加精准一点——我对“早起写作能给我带来什么”并无根本的认知,我甚至在绝大部分时间是对这样的日程安排感到较为满足的。“满足”的原因也不难解释,因为从2023年3月起,我正式开始写作,通过自己的觉悟把“晚饭后做自己的事情”这个部分又再优化了一次,或者说进行了一次突破。为什么我说“又再”,因为在2021年的7月,我就已经在这个部分突破过一次——从“漫无目的地刷手机和打游戏”转变为“阅读”并且持续了下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察觉我的状态慢慢从“感觉较为满意”发展到“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因为我很明显看到了这样的日程安排里冒出来的一些“病症”。其实我能说清楚这些“病症”,但是我说不清楚“病因”。阅读和写作,同为我“自己的事情”里并列最重要的(暂时还没有之二),而“病”就发生在这个部分。这些所谓的“病症”就是我发现——我对自己阅读和写作的状态没有完全的掌控力。怎么解释呢,就是在情况好一点的时候,我是可以顺利按照 “起床 - 上班 - 下班 - 吃晚饭 - 用比较好的状态写作/阅读” 这种安排来度过一个工作日的;或者有时候会变成 “……下班 - 吃晚饭 - 感觉很困要打个盹 - 能比较顺利起身 - 用比较好的状态写作/阅读”;情况差一点的时候就会变成 “…… - 晚饭 - 感觉很困要打个盹 - 很困难地起床 - 以比较差的状态写作/阅读(虽然“有做”可以减少内心的不安,但是其实吸收/输出效果很差)”,最差的时候就会变成 “……- 感觉很困要打个盹 - 起床失败 - “被迫”跳过写作/阅读 - 凌晨突然醒来,心情非常不安……”。
发现了吗(我也是才发现的!),我虽然是“合理”地安排了每天的日程,但是我写作/阅读的状态竟然完全是凭运气来决定的!甚至在很多时候我会被状态打败而跳过写作/阅读!我现在分析下来这么一看,立马就发现问题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但如果把我放到过去的每个一天里面,如果不进行反思作这种“上帝视角”的分析,其实我很难能发现问题和问题的严重性。后来我开始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也仅仅是意识到和知道而已,而没有一个能够根治的办法。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不清楚“病因”。好在,阅读的习惯让我找到了“药方”的线索。周岭在书中提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正常来说,我们人每天的精力都是呈一个上下浮动而总体向下的趋势来发生的,而我们每天起床后都会有一个极其宝贵但又极其容易被忽略的“礼物”,那就是新鲜又充沛的精力。人的精力在每天刚起床的时候是最饱满的,而我的“病因”就是——我完全没有好好利用这份宝贵的“礼物”去做最重要的事!我之前都拿它干什么去了?一起床不是第一件事开始看微信,刷朋友圈,就是回复那些“琐碎的”客户消息!虽然我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一点——在阅读和写作面前一切客户消息都毫不重要,可是我竟然还把它们排在了每一天的结尾,这段一天之中精力最差、最不稳定的时间。所以结果也很明显,不论我写作/阅读的意愿再强大,如果生理上和精神上都“没在线”,那么毫无疑问一切也不会以一个良好的状态发生,或者甚至直接被放弃。这就是“病根”。
知道了原理,要改变就很简单了,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于是,我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我还采纳了周岭的建议——放弃使用闹钟。这个建议,不试一下还真不知道,试了一下简直把我惊呆了,那种感觉简直不要太清爽!把写作安排到早上之后,我就是利用了那个“心里装着某件重要的事”的力量来起床的。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明天一早要赶飞机,很多时候并不是闹钟把你叫醒,而是“内心装着的那件重要的事(赶飞机)”把你唤醒的,你醒来之后闹钟通常都还没响。我这一周,就完全是靠心里装着“我要起来写作”的力量来起床的,而且每天不会晚于六点半(没有开玩笑!),写作时我的头脑清晰,世界毫无纷扰,我也不再需要担心每天的随机事件会入侵我的大脑影响我的状态甚至让我落下这些重要的事情了。虽然只是持续了大概一周,但就像我前面所说——知道原理就能不费吹灰之力,我已经可以预测,在未来很长很长的时间里,我会按照这样的习惯来开始每一天。这个“秘密药方”,我真心希望每个有自己重要的事情做的人都可以尝试一下,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决定抛开“形式”来分享我的写作。
在我又开始讲道理之前,我想先分享这次出差回来之后在我身上发生的一件小事。
2024年已经过去一半了,按照惯例公司的管理层人员都需要做一份半年度的总结汇报,这是回国这一周公司下发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其实凭我自身的感觉,总结汇报之类的工作任务是我比较弱的地方,或者用更准确的话来说——是我内在的“感性自我”最不愿意做的内容。但是我的“理性自我”很清楚,这项工作其实不论是对公司整体,还是对我自身而言,都是有所帮助且有必要的,所以我心底里是清楚我需要把这项任务好好完成的。“好好完成”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因为“感性自我”的力量真的很强大,所以为了能把“好好完成”实现,我必须利用“理性自我”最大的优势——虽然力量较弱,但比“感性自我”更高级。这个“更高级”体现在“理性自我”是善用方法论的。因此,对于这项任务,我也设置了一套应对的方法。
其实也不是什么很牛的方法,大概人人都听说过了,我就是把这项“大任务”分成一份一份的“小任务”,然后计划每个“小任务”大概用多少时间来专注完成,再在这些“小任务”之间加入一个“主动休息的时间”,通过这样来避免自己的精力在后段出现急剧骤减,影响效率效果。那天我就是按照这个方法来开始的,也很顺利地完成了设置的第一个“小任务”,大约用了40多分钟,接下来就是主动休息时间,然后等休息结束后再开始专注完成下一个“小任务”。因为那天是周末,所以我特意把休息时段设置得更放松——时长设置到25-30分钟左右,然后内容是“到楼下附近买早餐顺便散个步”。因为才回国没两天,身体还有时差的缘故,我很早就自然醒了,完成第一个“小任务”时才早上七点多。现在正值盛夏,外面的天已经完全亮了,窗外的阳光也已经有些刺眼,还有楼下那响个不停的蝉鸣。看到这番景象,让我的心情不错,也是我为什么决定出去走走的原因。我合上电脑,换好衣服就准备出门了,结果一走出房门,直接懵了。这么热!?我在空调房呆得太久了,已经完全忘记了外面是这么的热。然后我就开始纠结,到底还要不要去散步呢?本身是想着走到楼下大概一公里左右的包铺买个早餐吃然后再散步回家的,但是碰上这种温度要是来回这样走一趟肯定要出不少汗,这么一来等下回到家里还得洗个澡,对一个“小休息”来说这未免有些过于麻烦了。所以我想,那干脆就不散步了。但是又不知为何,自己好像已经答应了内心的那个“小人”要去散步,如果突然不去的话,又感觉莫名的不对劲。最后,还在我纠结之际,我决定先开车去包铺买早餐填下肚子,至于之后要不要再在附近走走就等下再说。我一边开着车,一边还在考虑这个事情,我能清楚地感觉到内心的两个“小人”各执一辞,一个说“天气太热了,不想去。” ,另一个说“可我们已经说好了要去散步啊!”。而就在下一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记得我当时正拐过一个路口,我的意识里突然不知从哪冒出了一个“巨人”,然后和这两个“小人”说:“其实到底要不要去散步重要吗?我出门的重点,是休息,而不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去休息。我轻轻松松地开着车,吹着空调听着歌,惬意地吃个早餐,看看外面的绿树蓝天,这也是一种休息啊!而且我再也不用考虑“出汗”这个问题!” 毫秒之间,我一下子就清醒了,结果就是:我更加放松地开车,吹着空调听着歌,惬意地买了早餐到车上吃,停在路边边吃边看绿树蓝天,心情油然而生一种更大的满足感。
这件小事让我更加明白了:我们要关注那个最原始的目的,以什么样的方式达成,那不是最重要的。生活中我们会面对很多这样的时候,要学会跳出来,往回追溯,看清楚那个本来的目的,我们就不会迷失在形式的纠结当中。
那么,我所说的我要抛开“形式”来分享我的写作是指的什么呢?
过去我对我在自己的个人网站/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都有一种莫名的“刻意”(或者说“执着”),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执着于希望在这里发表的文章都是长文,感觉只有那样它们才够“正式”。其实我一开始创建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就是秉持着“不论长短的博客/文章都分享”的初衷,但是越往后我发现,我不由自主地偏离了这个初衷,几乎不发表比较短的文章。这时我翻看过去这段时间写过的短文,它们都躺在我的笔记本或者手机备忘录里,不知去处。情况就好像和前面说的那件小事一样,也是突然冒出一个瞬间清醒的时刻——其实这些短文也都是我经过反思而来的,对这个世界或许也是有帮助的,但是为什么我偏偏会被某种自设的“长文形式”而“约束”住了呢?如果我的本质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分享自己的反思和心得,那我为什么要让自己困在这“形式”的泥潭里呢?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决定要抛开“形式”来分享我的文章,不论是像“丹麦”那样的万字叙事文,还是像今天这篇这样的以讲道理为主的,甚至是短至不到千字的文字等等,只要是能助我改变世界的,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分享。
其实本来写到这里,我就打算结束这篇文章了,不过今天“发呆”的时候突然又想到了两个想说的点,趁着说到“形式”这个话题,就把这俩也一起带上吧。
其实关注“本质目的”而不是“注重形式”也是我为自己这次总结汇报找的一个“借口”。因为在往常,我的汇报文件都是用比较美观的PPT形式展示的,而最近我用的都是Excel形式,相对会丑很多。用PPT虽然美观,对我来说却很麻烦,因为我对它的使用非常手生,大学时候学的那点东西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而最耗费我时间精力的,就是那步“把整理好的Excel数据挪到PPT里,并且排好版”。“借口”,就是为了省下这一步而找的。后来我想通了,我做汇报的本质目的是向公司有效地传达信息,所以就算是Excel很丑,只要它能满足本质目的,对我来说就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甚至还有很大的好处——省了时间精力可以多干点正事。
不过,如果你是一名在校的学生要做汇总演讲的话,我建议你还是用PPT,毕竟在学校里,这个“形式”是会影响成绩的。我们做人不能用一个道理套在所有的地方,那样很不明智,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变通,从而获得一个平衡。当然啦,如果你跟我说“我在学校里就是这么wild(野),我非得要这么干!” ,那我也不会拦着,如果你真的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甚至还会鼓励你,毕竟这世上除了生死,哪有什么真正的大事。
“形式”这事还可以聊聊中国,我想到了邓小平那句著名的话“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现在,我终于可以说算是领悟到其中的精髓了——其实我们不用讨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到底哪个更好,如果我们的本质目的是让经济发展,让人民生活变好,那么不管是来自哪种“主义”的特点(优势),我们通通都得取,反之亦然。我不懂政治,但是我相信,所谓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循着这条“大道”的。我记得我以前中学那会还笑话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名称,现在看来,它更像是“平衡”的代名词,是一种智慧。我甚至认为其实中国已经无形中抛开了“属于什么主义”的这个“执着”,只是专注于实现它本质目的,然后它在围绕本质目的所展开的一系列动作非得“安上”某个“主义”来统称的话,那好吧,就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吧。从这个角度来想,最终它叫什么,很重要吗?还是那句话,政治我真的完全不懂,如果有说错了什么,实在抱歉,但我相信大致的道理就是这么回事。抛开“形式”,专注“本质”,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专注着“抓到老鼠”这个目的一路走到今时今日,它所完成的经济发展成就那是人类已知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奇迹,虽然它自身还有许许多多需要解决和改善的地方,但这种成就,已经是真理的最好证明。